欢迎访问北京燕都中西医结合医院网站!
北京燕都中西医结合医院 > 新闻动态 > 正文

【健康科普】冬季藏好阳气,来年不病温

   文章来源:北京燕都中西医结合医院

 

  中医养生讲究春生、夏长、秋收、冬藏。冬天应该“藏”,把有价值的东西藏好,是为了新一年的生发做好能量储备。

  农谚说“瑞雪兆丰年”,用《黄帝内经》的理论来理解就简单了,白雪覆盖大地起到封闭的作用,促进回收在地下的阳气藏好。

  人与自然相应,在冬季,身体内部的阳气也要藏好。正所谓冬季闭藏阳气,来年不病温,冬季是四季养生的重中之重,冬季的养生质量关乎着来年的健康。北京燕都中西医结合医院中医大夫告诉您:

  冬季养生做好“藏”

  藏阳首先不扰阳

  生活中,以下这些行为会打扰到阳气的闭藏:

  1、受寒

  寒为阴邪,是冬季的主气,随着气温越来越低,寒邪也会越来越猛,对阳气的威胁也会变大。为了保护好体内的阳气,一定要做好防寒保暖的工作,日常要穿够衣物、避免吹风,要是不小心着凉了,还要及时驱寒。

  只有当寒气被驱出体外,身体才不需要调用阳气去抵御寒邪,阳气才能安然无恙地在体内敛藏。

  阳气不足的人,冬季可以多泡泡脚。没病时可以保暖防寒,受寒时可以驱寒,很有用。

  一般来说,日常直接泡温水就行了。水温控制在40℃左右,不是越热越好。

  如果平时比较虚寒,或往年冬季比较容易外感,或已经受了风寒,有点小感冒了,就可以用艾叶、藿香等辛温发散的药材煮水来泡脚,增加防寒驱寒的效果。

  2、熬夜

  冬天应该早点上床休息。太阳落山早,自然的阳气开始回收,我们也要顺应尽量早点休息。可是现在很多人因为不必要的原因(上网、应酬、看电视……)该睡觉时不睡觉,支撑我们用眼、用脑做这些事情的精力也是对阳气的耗损。

  本来晚上就是天地收藏的时间,要休生养息,而我们还在释放,消耗大于收获,长此以往肯定伤害身体。

  3、过度健身

  冬天是收藏的季节,自然界的动物要么躲起来,要么进洞冬眠,人在冬天也应该静下来。

  现在社会强调生命在于运动,也有很多人总把身体不健康归咎于运动太少。但比起盲目运动,更重要的是懂得因时而动。

  在冬季,很多年轻人下班后到健身房跑步、健身,挥汗如雨,回家后方能睡个好觉,还认为是健身的效果。其实他们不知,汗出消耗阳气,身体自觉地要靠睡觉来补益气血。

  中医并不赞成频繁蒸桑拿、汗蒸等冬季过度出汗的行为。因为毛孔张开好比大冷天房间里窗户大开,冷空气直接进来,热气都跑出去一样。有的人说现在生活条件好了,哪里还可能受寒,实际上错误的生活方式让“伤”寒随处可见。

  4、吃反季节食物

  如今科技昌明条件好,在北方冬天可以轻易吃到青菜,实际上青菜产于春夏,秋天也只能出产秋菠菜、萝卜、马铃薯、大白菜等。过去冬天吃的菜也是秋天储存的,如萝卜、白菜、马铃薯。

  如果是大棚蔬菜,因为没有得到适时的天地之气,吃起来味道不对;南方的蔬菜,北方人吃起来又属于水土不服。潜在的危险是,明明是冬天,这些反季节食物会让身体误以为春天来了,阳气非其时而萌动。

  补足阳气,做好这3点

  1、饮食穿衣,避寒就温

  去寒就温是《黄帝内经》倡导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养生理念,就是要避寒就热,外避风寒,内就温热。

  在穿衣上,很多女性露脐、露肩、露脚踝,长期风寒袭体,长年累月损耗阳气,形成阳虚体质。

  因此,冬季必须穿衣保暖,将阳气闭藏在体内,扶阳固卫,增强皮肤的卫外功能,建立免疫屏障,在冬季才能更好地养阳守阳。

  在饮食上,需要温热,遵循宁事温补,勿食寒凉的大原则,因为寒性凝滞,容易形成淤堵塞,在冬季,天气主寒。气温结冰,多食用寒凉之物就更容易使流通的气血冻结于血管器官之内了。

  在冬季可适量进食温补之物,如栗子、红枣、大蒜、姜、羊肉、鸡肉、鳝鱼、花椒等。日常饮食可选择药食同补,如黄芪党参炖羊肉汤,温养益气,驱寒暖胃最佳。

  2、动则生阳:练习八段锦,以助长阳敛阳

  《吕氏春秋》指出流水不腐户枢不蠹,动也,提示我们生命的活力在于运动,活力在于运动。

  从中医的角度来说,运动可以激发人体的阳气,促进人体的气血流通,加快人体的新陈代谢,振奋生命活力,即所谓的动则生阳。

  国医大师邓铁涛倡导午间散步采阳,就是在中午阳气隆盛的时候,在太阳照射下缓慢散步,达到采集自然之阳气,补益人体阳气的目的。

  冬季比较适合缓慢的运动,如八段锦其中的第六式,两手攀足固肾腰,可以帮助我们补肾强腰,转筋骨,通气血。肾阳充足则全身阳气充沛。

  3、艾灸督脉穴位,长一身之阳气

  我们后背正中的督脉是阳脉之海,掌管全身阳气的循行,是阳气之会,冬天养阳气,当然不能忘记这一条经络。

  在冬季可以选择适当艾灸督脉穴位,如大椎穴、身柱、神道、脊中、命门等。

  冬季还应藏情绪

  不仅身体要“藏”,内在的情绪、情志也要“藏”,以内敛为目标。

  情志不同于外界邪气,情志可以直接作用于脏腑。情志过极,将直接导致气血紊乱,对脏腑是一种很大的伤害。所以,我们要避免情绪剧烈波动,避免大动肝火。

  发怒时,受伤的是自己,尽可能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,做到心平气和,《内经》有言:精神内守,病安从来。

  冬季也要藏肾精,补脾气

  中医学认为,脾为后天之本,主运化水谷精微,化生气血;肾为先天之本,肾藏精,主命门真火。脾的运化,必须得肾阳的温煦蒸化,才能健运。肾精又得依赖脾运化水谷精微不断补充,才能充盛。故冬天藏肾精时,不忘护脾阳。

自助服务

官方微信

门诊时间:

8:00 - 17:00

(无假日医院)

中医药文化更多>>
推荐专家更多>>

张世筠

中医主任医师

擅长治疗:擅长治疗脾胃病、萎缩性胃炎、消化性溃疡、反流性食管炎、慢性腹泻、结肠炎、肝炎、胆囊炎、胆石病、咳嗽、支气管哮喘...[详细]

疾病专题更多>>
相关阅读